商会介绍     商会动态      商会章程       加入商会


商会领导      会员企业      会员动态      光彩事业


山东资讯      宝鸡资讯      山东项目      宝鸡项目


消费者遇电商售假可寻求监管部门帮助
来源: | 作者:bjssdsh | 发布时间: 2018-10-30 | 32475 次浏览 | 分享到:

  媒体反映的拼多多平台上销售侵权假冒商品等问题引起国家监管部门高度重视。8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已经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约谈平台经营者,对拼多多展开调查。近年来,电商平台发展火热,却屡屡因为假货问题饱受争议。电商怎样才能管住假货?

  打击假货,无论是从自身职责,还是从法律义务而言,电商平台应是打假的主力军。“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应该积极探索利用新技术、新模式等方式打假。”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贾路路认为,电子商务平台站在假货治理的第一线,是假货问题的受害者,其有动力也有权利进行打假。

  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型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等已开始意识到打假的重要性。在7月31日的媒体沟通会上,拼多多表示,自成立至今,已下架1070万件问题商品,拦截4000万条侵权链接,主动删除商品量是权利人投诉的125倍,联合400余品牌取证打假,并设立了1.5亿元消费者保障基金。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认为,畅通消费者的维权渠道非常重要。姚建芳建议,在平台置之不理,消费者手头又有证据的情况下,可以求助于监管部门或者舆论监督机构。10月20日起,网经社与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启动“直击双十一”特别策划分别通过密集播报专题直击现场探访投诉维权社群直播网购预警电商快评评测榜单主题报告媒体评论,对天猫、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唯品会、网易考拉海购、云集微店、蘑菇街、贝贝网、国美、聚美优品、洋码头、寺库、网易严选等国内各大电商平台进行持续跟踪报道、监测、评论,为您带来独一无二的双11狂欢盛宴。

×
×